特色与创新

特色与创新

当前位置: 首页 >> 特色与创新 >> 创新性教学观

创新性的教学观和课程培养目标

发布日期:2022-11-11    浏览量:

(1)提出了基于现代教育理论的合理教学理念、人才观和学习观

教师的德业是教育立德树人的基础和关键,教师首先应具有良心和爱心,良心是底线,爱心是教育关键中的关键,是撬开教育中一切问题大门的钥匙。另外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都强调学生为中心。因而我们确立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珍爱学生,快乐相伴,鼓励个性,健康发展。”的教学理念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了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和谐发展,而人的自由发展强调的就是人的个性和独创性发展。美国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加德纳也指出人具有多元智能,强调因材施教。这实际上也是世界多样性和个体差异性的具体体现。所以我们提出了“每个学生都是才”的人才观。这为所有学生提供了接受公平教育的机会,减少了教育歧视,也因此教育者对任何教育对象都能有“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吾之乐也”的豪迈情怀。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真理是相对性和绝对性的辩证统一,任何真理都有局限性。建构主义理论也认为知识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说,并非最终答案。所以我们在学习真理的时候要接受其合理性,同时要敢于质疑和创新。而且基于此我们提出了“大胆质疑、小心求证、好之乐之、只由灵魂”的学习观。这是学生为中心的集中体现,吸收了人本主义“自由学习”和“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观和教学观的合理内涵。

(2)提出了合理的《流体力学》课程目标和思政目标

《流体力学》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根据《流体力学》课程特点和我校专业情况,课程目标确定的指导思想为:强化重点概念和原理的理解与掌握;突出生活和工程应用能力培养;融合历史、前沿、科学、哲学和文艺。结合这几个方面确立了四个层面的课程目标:①知识目标:掌握流体力学基本四概念、原理、方法和思想,了解其历史、前沿进展和生活工程应用。②课程思维目标:掌握知识,直接应用,形成流体力学课程思维。③能力目标:具有应用流体力学原理发现、分析并解决相关生活、工程和科学问题的能力。④思政总目标:培养学生的科学与工程素养、人文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能扎根内蒙边区又有国际化视野,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流体力学》课程属于许多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从内容和学科性质看,具有基础通识性、理科性、工科性和文艺性四重性质。根据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了四性思政具体教学目标:①基础通识性-要结合专业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理科性-要注重科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和科学伦理的教育,培养学生探索未知、追求真理、勇攀科学高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③工科性-要注重强化学生工程伦理教育,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发学生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④文艺性-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