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务公告

教务公告

首页 > 正文

科普教育微专业招生简章
时间:2025-09-22   点击数:

一、科普教育微专业简介

科普即科学传播,指采用公众易于理解、接受和参与的方式,普及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法,推广科学技术应用的活动。

科普教育微专业,以化学、物理、生物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对接当前科普教育与传播的需求,以培养科普人才为目标,基于物理、化学、生物完整的知识体系,强化化学、物理和生物实验技术和仪器分析等核心技术,突出培养学生在科普教育过程中的实际操作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旨在培养具备较高科学素质和科普专业技能、从事科普实践并进行创造性劳动、做出积极贡献的应用型人才,适用于科普场馆、科普创作与传播等。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专业人才为目标,本专业结合国家长远战略规划对壮大科普人才队伍、强化科普供给、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科普需求的科普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培养具备社会责任感及良好的专业素养,掌握“科学观念”“科学思维”“实践探究”三个维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具备在实践中应用科学普及原理、技术和方法,具有创新意识,能够从事科学教师、科技志愿服务者、科普中国信息员、自然科学博物馆讲解员与科技馆辅导员等工作,“上手快,技能强”的高素质的科普教育专业技术人才。

三、课程设置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分

学时/周数

线上学时数

线下学时数

修读

学期

讲授

实验

上机

实践

1

科普学概论

2

32

32

0


0

24

8

1

2

沟通交际与演讲

2

32

28

0


4

24

8

1

3

普通生物学

2

32

24

8


0

24

8

2

4

普通化学实验

2

32

8

24


0

24

8

2

5

普通物理实验

2

32

8

24


0

24

8

2

学分/学时合计

10

160

100

56

0

4

120

40



四、课程介绍

《科普学概论》

站在科普实践的立场,在界定科普概念、梳理科普历程的基础上,从继承和发展的视角阐释科普,对科普的使命责任、创作创意、科技教育创新、全民科普、全媒体科普,以及科普评价、科普的未来发展做全面的概述,全面贯彻《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沟通交际与演讲》

融合《沟通与交际》《演讲与口才》的精华内容在思维训练情感表达,关注听众心理,沟通中的倾听,言语交际,以及介绍、解说、交谈、主持、演讲等口语表达形式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训练,意在通过真实实用的人际交往语境,循序渐进的口语表达提升,提升大学生在科普教育中的语言表达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更好地满足科普教育对专业人才的沟通能力的要求。

《普通物理实验》

通过认知性物理实验,观察物理实验现象,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物理原理、物理知识应用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活跃的创新意识、理论联系实际和适应科技发展的综合应用能力。

《普通化学实验》

系统地讲解和练习强化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使学生正确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和典型的实验方法,巩固和加深对普通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理解,在实验中树立“科学思维、实践探究”的观念,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实验素质。

《普通生物学》

从科学和工程前沿的全新视角,看到不一样的生物学知识,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基本实验技能,引入现代生物学科交叉的前沿成果,引导学生从多学科融合的角度思考问题,强调生物与环境的统一、理论与实际生产生活的统一,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为学生提供前沿性、高阶性的知识储备。


五、微专业负责人

马力通,教授,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六、招生对象与招生计划

招生对象:全校各专业在校大学生。

先修专业要求:无

2025年招生计划:30人

七、学期与学制

学制:1年(两学期)

学分:10

八、学习证明

学习完成科普教育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的修读,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学分,经审核后,发放学校统一制作的微专业结业证书。

学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查询认证。

九、报名方式及选拔要求

学生自愿报名,由化学与化工学院择优录取。

运行期间免费选学,不收学费。

报名时间:202592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