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数智化绘画艺术微专业是一门艺术理论、艺术创作与数字技术实践相结合的学科。本专业主要学习一定的艺术理论和造型基础技法,并结合数字绘画以及AI技术进行自主创作和实践应用。旨在培养兼具“技术工具应用能力”与“艺术批判性思维”的复合型数字艺术工作者,以适应当前社会经济及文化艺术发展的需要。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且具备扎实的当代艺术理论与实践基础,熟练掌握数智技术在艺术领域应用的复合型人才。学生能够运用数智技术进行艺术创作、设计、展示与传播,在数字艺术、新媒体艺术、人工智能艺术等新兴艺术领域展现创新能力,适应文化创意产业及相关领域对跨学科人才的需求。
三、课程设置

四、课程介绍
《艺术审美能力及表达训练》
以创新的“基因分解”理念重塑教学框架,课程从构图、透视、线条、形状、色彩、光影、材质等基础元素入手,逐一拆解剖析,让学生不仅掌握了这些造型基因的运用技巧,实现从基础认知到创意表达的跨越,同时在学习和实践中提高审美能力。

《图像处理基础》
专注于图像处理基础理论与实践操作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紧密围绕图像处理的核心知识与技能,通过理论讲解、软件实操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为后续深入学习专业课程和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艺术鉴赏与分析》
借助线上平台丰富教学资源与互动形式,让学生系统掌握绘画理论知识,熟悉绘画发展脉络,熟练运用鉴赏方法。同时能从技法、风格、内涵等维度解读作品,提升审美与表达能力。
《构成艺术》
专注于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创作,是一门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培养学生运用平面与色彩构成原理进行创新性设计的专业能力。

《数智绘画技法与训练》
融合传统绘画技艺与数字智能技术的创新课程。以传统艺术为根基,结合当代数字技术工具与理念,引导学生探索在数智时代背景下绘画艺术的新表达形式。培养学生在传统与现代技术交织语境下的艺术创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以及对新兴艺术形式的探索精神。

《技术变革与当代艺术》
面向理工科院校学生的素质拓展课程,引导学生领略科技与艺术融合之美。通过对不同艺术形式与科技关联的鉴赏,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培养跨学科思维。
《数字艺术创作实践》
聚焦数字艺术创作,深度融合ai和制图绘图软件应用的实践类课程。系统讲解数字艺术创作理论、软件功能原理等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剖析创作思路与技巧。
五、招生对象与招生计划
招生对象: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无先修专业要求。
2025年招生计划:30人。
六、学制与学分
学制:1年,两学期
学分:15分
七、学习证明
微专业的成绩单独管理,不计入主修专业成绩单。学生完成本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的修读,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学分,经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审核后,报教务处备案,发放学校统一制作的微专业结业证书。
注:完成微专业学习后,学生可登陆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查询认证。
八、报名方式及选拔要
学生自愿报名,由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择优录取。
试运行期间免费选学,不收学费。
报名时间:2025年9月22日—10月20日
报名方式:微信二维码填表报名(报名同学微信填表后务必加入学习微信群)
1.报名表(扫码填写)

2.报名微信群(填写报名后请进群)

3.雨课堂报名通道
进入雨课堂小程序——点击“+”号加入班级——输入邀请码:LXTE5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