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专业简介
课赛一体化,采用项目式教学,项目来源于高水平赛事通用类命题,比如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等,通过赛教融合融通学科交叉,对优选优质项目进行靶向打磨,力争在各类创新创业赛事中获得理想奖项,并助推项目落地,为学生推免及就业创业做好准备,同时也助力我校在高等教育发布的学科竞赛排行榜晋位升级。
二、培养目标
具有基本的创新创业素养及知识储备,能够综合运用创新创业理论、方法和工具结合所学专业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如大创项目研究、科创竞赛、项目孵化落地等;系统掌握TRIZ创新方法、产品原型开发、专利布局等硬技能,以及商业模式设计、财务估值分析等软技能,能独立完成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落地的全流程实践。
三、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学期 |
导论课 |
2 |
32 |
秋学期 |
工程创新设计与专利申请 |
2 |
32 |
秋学期 |
智能机器人的教学与竞赛 |
2 |
32 |
春、秋学期 |
初创企业财务管理 |
2 |
32 |
春学期 |
企业经营模拟实训 |
2 |
32 |
春学期 |
四、课程介绍
课程体系包含两类:创新思维与实务系列课程、创业意识与实践系列课程。
《导论课》
本课程系统介绍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包括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培育及竞赛体系,重点讲解教育部高校竞赛榜单84项一类赛事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和挑战杯等备赛要点,以及课赛关系。
《工程创新设计与专利申请》
本课程系统讲授工程设计全流程与TRIZ创新方法体系,涵盖功能分析、矛盾分析和专利申报等核心模块。课程通过“理论-案例-实战”融合模式,培养学生系统思维、资源分析及技术矛盾解决能力,强化工程哲学认知与创新转化素养。针对跨专业学生特点,采用小班化案例教学与课题报告考核,助力学生掌握科学效应、物场模型等工具,为工程研发及实践奠定方法论基础。
《智能机器人的教学与竞赛》
本课程通过四大项目—物流搬运机器人、智能分拣机器人、新能源电动车及多旋翼无人机,融合三维建模、嵌入式开发、机器视觉等交叉学科知识,采用
“理论-实践-竞赛”教学模式,强化机械装配、电路调试、提升学生系统集成与任务场景实战能力。通过项目化小组协作与多维度考核,培养创新设计与工程实践素养。

《初创企业财务管理》
本课程的专业能力目标在于帮助建立初步的财务知识体系,能够应对创业过程中的基本财务管理工作,完成股权分配和对外融资谈判中的企业估值计算,帮助学生针对创新创业比赛的财务和运营部分,做好专业知识准备。
《企业经营模拟实训》
对真实企业的仿真模拟,结合商业模式及企业决策,在同一市场环境下相互竞争发展,让学生在虚拟商业社会中模拟真实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模拟一个企业为期2-3季度的模拟经营,使学生对企业经营管理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五、招生对象与招生计划
招生对象:全校大一、大二、大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
2025年招生计划:30人
六、学制与学分
学制:1年,2学期
学分:10分
七、学习证明
1.学生完成本微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经工程训练中心审核后,报教务处备案,发放学校统一制作的微专业证书。
2.学生可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进行查询认证。
八、报名方式及选拔要求
1.学生自愿报名,由工程训练中心择优录取。
2.试运行期间免费选学,不收学费。
3.报名时间:2025年9月20日—9月30日
4.报名方式
Step1:填写报名表https://jsj.top/f/axpJBO

Step2:加入QQ群(917507371)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