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加强碳达峰碳中和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鼓励高校加快能源结构转型与核能等清洁能源相关学科建设。核能作为清洁、高效、低碳的战略能源,在国家“双碳”目标和能源结构转型中具有重要地位。为响应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与核能高质量发展需求,内蒙古科技大学设立了核科学与工程微专业。内蒙古科技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依托能源与环境学院及自治区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聚焦核能在国家能源结构调整与清洁低碳发展中的作用,构建涵盖核反应堆物理、核电厂系统、热工水力与安全分析等课程体系,培养具备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的应用型核能人才。
一、培养目标
核科学与工程微专业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和核能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聚焦先进核能技术、核安全与放射性防护、核燃料循环及核电工程应用等领域,培养国家及自治区急需的应用型核能与核工程技术人才;相关课程涵盖核反应堆物理、核电厂系统与设备、反应堆热工水力学、核反应堆安全分析、核材料与结构等内容,能够为学生从事核能开发利用、核安全监管、核电运行维护及核技术应用等工作提供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初步实践能力。
二、课程设置
课程名称 |
学分 |
学时数 |
线上学时 |
线下学时 |
考核方式 |
修读顺序 |
|
|
总学时 |
理论 |
实验 |
上机 |
实践 |
|
|
|
|
核反应堆物理 |
2.0 |
32 |
32 |
|
|
|
24 |
8 |
考查 |
1 |
反应堆热工水力学 |
2.0 |
32 |
32 |
|
|
|
24 |
8 |
考查 |
1 |
反应堆结构与材料 |
2.0 |
32 |
32 |
|
|
|
24 |
8 |
考查 |
2 |
核反应堆安全分析 |
2.0 |
32 |
32 |
|
|
|
24 |
8 |
考查 |
2 |
核电厂运行与维护 |
2.0 |
32 |
32 |
|
|
|
24 |
8 |
考查 |
3 |
核电厂系统与设备 |
2.0 |
32 |
32 |
|
|
|
24 |
8 |
考查 |
3 |
合计 |
12.0 |
192 |
|
|
|
|
144 |
|
- |
- |
三、招生对象及要求
招生对象: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理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自动化与电器工程学院及矿业与煤炭学院大二、大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
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制图、工程力学。
四、学期与学制
学制:1.5年
学期:三学期
学分:12
学生完成核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培养方案规定课程的修读,成绩合格,达到毕业要求学分,经能源与环境学院审核后,报教务处备案,统一发放由学信网备案可查的微专业毕业证书。
五、核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负责人介绍
张智羽,男,工学博士,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内蒙古科技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负责人、核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负责人、碳中和微专业负责人;包头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战略指导专家委员会主任;内蒙古自治区节能降碳中心清洁生产及区域能评评审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专家。主要从事碳达峰碳中和途径与技术、富氧燃烧碳捕集及污染物控制技术、多能互补及碳捕集耦合技术、工业企业余热利用技术等领域的相关研究;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自治区级科研项目。从事节能及碳中和相关咨询服务工作多年,相关领域包括节能规划、能源管理、能碳管控、节能评估、应对气候变化方案等。主持多项自治区及盟市地方节能规划、节能方案的研究工作。
六、报名方式及选拔要求
内蒙古科技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采用学生自愿报名方式,试运行期间免费选学,由能源与环境学院统筹此次核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的招生工作。报名时间:2025年11月19日—11月30日,报名方式:二维码填表报名。

有意修读“核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的同学可微信扫码进群咨询“核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相关问题。

后期我院将根据报名情况择日进行宣讲。欢迎同学们选择内蒙古科技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微专业!
内蒙古科技大学教务处
2025年11月19日